首页综合 > 正文

“订单种粮” 稳当增收_全球今头条

2023-05-22 09:33:37来源:长春日报


【资料图】

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插秧机已装载好秧苗盘,农机手正做着最后的调整。 张欣禹 摄

眼下,在盛产优质稻米的拉林河畔,榆树市于家镇三道村的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已经忙碌起来。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,一株株秧苗被插入田里,技术专家们现场指导,提供技术服务。“新粘1号”“黑珍珠”“秋田小町”“稻花香2号”……秧苗在如镜的水田里接受着阳光的爱抚,情景生动美好。

与其他地块不同的是,这片4000公顷的水稻早已有了“主”。“订单早就签完了,先销后种,不愁卖,而且大家伙儿的地按一个标准种,米质肯定好。”社员们对这种“订单种粮”特别认可,“能种好地,能增收,感到踏实有底气。”

搞“订单种粮”来自合作社理事长李财深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坚持与执着。他说,一家一户分散种植,水稻没法做到标准化,也就很难保证稻米品质。如果把土地集中起来,可以干成一家一户干不成、干不了的大事。他说的“大事”,就是实施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销售。

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稻田处于河套荒地,土质肥沃,有机质含量高。插秧结束后,合作社采用人防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,施用有机高效活性肥,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。同时,在稻田中投放鸭子,为水稻除虫、除草。稻鸭共生,让农户们在一块田里有了两份收获。

“合作社有机大米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机标准来执行的。稻田养鸭是一种鸭稻共生的理念,只要鸭子在田里能够生存,也间接证明了合作社水稻大米是无毒无害的。 ”李财深说。

合作社还成立了榆树市蓝河坝米业有限公司,这里每天可以处理稻谷900吨,一袋袋大米陆续从生产线上运出。大米生产线上的忙碌和稻田里社员的劳作相映成趣。

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,李财深带领村民从一间大米作坊起步,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周边5个乡镇,发展农户2000余户。经过他和社员们共同努力,合作社这两年增收1200多万元,年销售额近2亿元,合作社的“蓝河坝”牌大米系列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。

关键词:

便民

  • 上海公布1例本土确诊病例涉及的轨迹

      记者1月24日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上海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该病例涉及的轨迹为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幸福

  • 冰雪运动热申城 “冰雪奇缘”共赴“冬奥之约”

      (北京冬奥会)冰雪运动热申城 “冰雪奇缘”共赴“冬奥之约” 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 题:冰雪运动热申城 “冰雪奇缘”共赴“冬奥之

  • 上海市奉贤区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

      记者1月24日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奉贤区奉城镇幸福村8组调整为中风险地区。  (总台记者 梁志玮 王殿甲 杨

  •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例

      今天,记者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截止到发稿,上海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。该病例为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

点击加载更多

频道推荐

  • 服饰
  • 时尚
  • 物流
  • 灯饰
  • 养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