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订单种粮” 稳当增收_全球今头条
2023-05-22 09:33:37来源:长春日报
【资料图】
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插秧机已装载好秧苗盘,农机手正做着最后的调整。 张欣禹 摄
眼下,在盛产优质稻米的拉林河畔,榆树市于家镇三道村的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已经忙碌起来。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,一株株秧苗被插入田里,技术专家们现场指导,提供技术服务。“新粘1号”“黑珍珠”“秋田小町”“稻花香2号”……秧苗在如镜的水田里接受着阳光的爱抚,情景生动美好。
与其他地块不同的是,这片4000公顷的水稻早已有了“主”。“订单早就签完了,先销后种,不愁卖,而且大家伙儿的地按一个标准种,米质肯定好。”社员们对这种“订单种粮”特别认可,“能种好地,能增收,感到踏实有底气。”
搞“订单种粮”来自合作社理事长李财深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坚持与执着。他说,一家一户分散种植,水稻没法做到标准化,也就很难保证稻米品质。如果把土地集中起来,可以干成一家一户干不成、干不了的大事。他说的“大事”,就是实施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销售。
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稻田处于河套荒地,土质肥沃,有机质含量高。插秧结束后,合作社采用人防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,施用有机高效活性肥,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。同时,在稻田中投放鸭子,为水稻除虫、除草。稻鸭共生,让农户们在一块田里有了两份收获。
“合作社有机大米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机标准来执行的。稻田养鸭是一种鸭稻共生的理念,只要鸭子在田里能够生存,也间接证明了合作社水稻大米是无毒无害的。 ”李财深说。
合作社还成立了榆树市蓝河坝米业有限公司,这里每天可以处理稻谷900吨,一袋袋大米陆续从生产线上运出。大米生产线上的忙碌和稻田里社员的劳作相映成趣。
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,李财深带领村民从一间大米作坊起步,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周边5个乡镇,发展农户2000余户。经过他和社员们共同努力,合作社这两年增收1200多万元,年销售额近2亿元,合作社的“蓝河坝”牌大米系列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。
关键词:





南宁铁路公安“寻包达人”两年收到旅客锦旗116面
福建平潭海警出击 破获一起涉嫌走私冻品案
【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】第055期:站台相聚的8分钟她等了两年
中财MBA项目财经优势突出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
浙江东阳警方通报:剧组因拍摄致猫死亡等事实不成立
山西洪涝灾害房损农户:搬进新居过新年
永远意气风发!平均年龄62岁的教授合唱团重阳节唱响
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“羲和号”成功发射
壮大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秦皇岛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0家
中国驻俄使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“新疆是个











